大豆異黃酮在醫藥保健和飼料生產中已經被廣泛應用。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一種安全有效的天然植物雌激素,它的保健功效和類雌性激素生物活性已得到科學的認證。1974年匈牙利科學家首次將異黃酮用于飼料添加劑。Graham等(1991)報道了大豆異黃酮具有抗溶血、抗氧化、誘導大豆結瘤。筆者就大豆異黃酮在蛋雞和奶牛上的應用情況論述如下。
1大豆異黃酮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
1.1提高繁殖性能 眾多學者報道了大豆異黃酮對動物繁殖機能的影響。體外研究表明,雌激素能減少卵泡細胞退化萎縮,導致更多的卵泡成熟和排卵,因而潛在增加了產仔數。大鼠飼喂高大豆異黃酮的飼糧能抑制子宮興奮,防止自發性流產(Winters等,1997);但是相反,給發情期母馬飼喂高大豆異黃酮可使子宮興奮。這種差異可能和物種有關。Todd等(1999)用標準豆粕和乙醇浸提后的低異黃酮豆粕兩種飼糧飼喂初情前的小母豬,結果顯示飼喂標準豆粕飼糧的母豬體長(P<0.05)和腹圍(P<0.01)增大以及血中葡萄糖增加,表明大豆異黃酮對生長和代謝有影響;大豆異黃酮對初情期日齡沒有影響。但使發情周期延長。在產蛋雞飼料中添加大豆異黃酮3mglkg,產蛋率顯著提高(P<0.05),日增重和飼料轉化近也有所提高。同時添喂大豆異黃酮使試驗雞血液中T3、T4和孕酮水平均明顯升高(P<0.05),表明大豆可能黃酮可能通過調控血液激素水平而合提高產蛋雞生產性能。
1.2提高泌乳性能 劉根桃等(1997年)從母豬分娩的第1d起在日糧中添加大豆異黃酮5mg/kg至45日齡斷奶時結束。結果表明,母豬第5d的每次泌乳量試驗組(平均271.74g)極顯著地高于對照組(225.61g);而第20d的每次泌乳量,對照組(平均353.14g)顯著地(P<0.05)高于試驗組(平均305.72g);試驗組仔豬生長前期(前10d)快于對照組,而后期慢于對照組:試驗組在哺乳期第28-35d期間有5頭母豬出現發情行為,而對照組沒有出現。劉根桃等(1999)于母豬預產期前1個月開始在日糧中添加大豆異黃酮0.05mg/kg,產后1周停喂,結果發現仔豬初生窩重和20日齡窩重顯著地高于對照組(P<0.05),母豬第10d和第20d的每次泌乳量分別比對照組提高10.57%(P<0.05)和14.67%(P<0.01).說明大豆異黃酮對泌乳的影響與添加階段有關。
2大豆異黃酮對產蛋雞的影響 本研究進行了兩個試驗.就添加大豆異黃酮對產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及其血液中幾種激素水平的變化進行研究,試驗1中采用了400只320日齡的羅曼蛋雞隨機均分為2組,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組飼喂基礎日糧+3mg/kg大豆異黃酮,結果試驗組產蛋率(P<0.05),每個蛋重和飼料轉化率提高。試驗2采用了600只345日齡的羅曼蛋雞,處理和試驗組1一致。持續飼喂57d,產蛋性能的結果與試驗l組基本一致,同時,添喂大豆異黃酮使試驗組2中血液中T3,(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4(四碘甲狀腺氨酸)和孕酮的水平明顯提高(P<0.05),此試驗表明大豆異黃酮能通過血液激素水平而提高產蛋雞的生產性能。
2.1試驗1
2.1.1試驗動物分組與日糧組成 400只220日齡羅曼蛋雞經7d的預試期,每組200只,分別飼喂基礎日糧和基礎日糧添加大豆異黃酮3.0mg/kg,試驗雞群為階梯式籠養自由采食,自由飲水,持續喂57d?;A日糧組成見表1。 2.1.2試驗檢測項目 逐日記錄產蛋個數、產蛋重、采食量,計算產蛋率、每只蛋重和飼料轉化率。
2.2試驗2
2.2.1試驗動物分組與日糧組成 600只245日齡的產蛋羅曼雞,經1周的預試期,隨機分組,每組300只,分別飼喂基礎日糧和基礎日糧添加大豆異黃酮3mg/kg,試驗雞群為階梯式籠養自由采食,自由飲水,持續喂56d?;A日糧組成見表2。 2.2.2檢測項目和方法 記錄產蛋個數、產蛋重、采食量,計算產蛋率、蛋重和飼料轉化率。 血液激素水平:在試驗結束時,每組抽取20只.進行心臟采血,每只大約10mL血液,離心分離血清測定促甲狀腺激素(TSH)、生長激素(GH)、T3、T4、胰島素(Ins)和孕酮(P4)含量,其中TSH、GH、T,、rr4、Ins、均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測定,TSH、GH在測定之前血清經配比稀釋檢測,孕酮采用酶聯免疫方法(ELISA)(楊利國等)。 通過表3和表4可以看出,飼喂大豆異黃酮組母雞產蛋率均顯著提高(P<0.05),且蛋重有提高的趨勢,飼料轉化率有所提高。 2.2.3大豆異黃酮對蛋雞血液中幾種激素的影響 飼喂大豆異黃酮的蛋雞血液T3、T4和孕酮水平均比對照組顯著提高(P<0.05),TSH、GH和胰島素水平有升高趨勢(P<0.05),詳見表5。
結論:兩次試驗的結果均表明,日糧中添加3m/kg的大豆異黃酮可以提高產蛋雞的產蛋率,每個蛋的重量有所提高,飼料轉化率也有提高的趨勢;試驗2還表明血液中T3、T4和孕酮水平明顯升高。證實了大豆異黃酮對畜禽產蛋性能調節影響,產蛋是畜禽在神經內分泌系統調控下復雜的生理過程,體內激素和營養因素對產蛋性能有明顯的影響。孕酮可以刺激腺垂體釋放FSH和 LH,加速卵泡成熟和排卵。本試驗中,添喂大豆異黃酮可使產蛋雞血液孕酮水平提高,大豆異黃酮對提高產蛋雞產蛋性能和提高孕酮有顯著作用。 試驗中,大豆異黃酮使產蛋雞血液中T3、T4明顯升高,證實大豆異黃酮可以促進甲狀腺分泌.機體營養物質的代謝和利用,從而營養產蛋性能。 通過上述試驗,大豆異黃酮提高蛋雞生產性能的機制,一方面與直接調控繁殖機能有關.另一方面則在于調控營養成分的有效利用(提高飼料轉化率),調節體內激素與生殖內分泌的互相作用與協調,從而提高產蛋性能。
3大豆異黃酮對奶牛相關產奶性能的影響 選用12頭泌乳約7個月黑白花奶牛.采用前后自身對照方法,對照期飼喂常規日糧.試驗期日糧中添加8mg/kg的大豆異黃酮,研究大豆異黃酮對泌乳后期奶牛泌乳量、乳成分及乳中激素的影響。
3.1材料和方法 試驗動物選用泌乳水平相近,產奶約7個月的黑白花奶牛12頭,由河北省張北縣奶牛場提供。奶牛飼料配方由李建國教授制定,飼料試驗采用前后自身對照,對照期、試驗期各為12d.試驗期日糧中添加8mg/kg的大豆異黃酮。 3.2測定項目和方法 3.2.1泌乳量 測定奶牛每天的泌乳量。在飼喂大豆黃酮后,奶牛泌乳量下降的趨勢得到遏制,并有提高(P>0.05),與預測值相比顯著提高(P<0.05),表明大豆黃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的泌乳量。
3.2.2乳蛋白和乳脂率 用丹麥進口的乳品分析儀(農業部提供測定)測定乳蛋白和乳脂率含量。
3.2.3乳中激素 GH、TSH、T3、T4、雌二醇(E2)、催乳素(PRL)的含量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激素盒由衛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3.3結果分析 3.3.1大豆異黃酮對牛乳成分的影響 由表6可知,飼喂大豆異黃酮后,乳蛋白含量顯著升高(P<0.01),表明大豆異黃酮對乳蛋白產生顯著影響。
3.3.2大豆異黃酮對乳中激素水平的影響 大豆異黃酮對乳中E2、GH和PRL的影響.對照期和試驗期乳中3種激素的變化見表7。 由表7可以看出,飼喂大豆異黃酮后,乳中的E2、GH和PRL含量有升的趨勢,與對照期相比,試驗期分別提高了3.36%、11.15%和10.01%.但差異不是很顯著。 大豆異黃酮對乳中TSH、L和rr4的影響,對照期和試驗期乳中激素的變化見表8。 大豆異黃酮對乳中TSH、T3和T4的影響同對血清中的影響,表8顯示與對照期相比.試驗期Td含量顯著升高(P<0.01),增加了29.44%:TSH增加了2.65%,而T3則降低了6.89%,差異均不顯著。
結論 大豆異黃酮能提高奶牛的泌乳量。在上述試驗中大豆異黃酮不但阻止奶牛泌乳后期產奶量下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產奶量(P<0.05)。奶牛飼喂了大豆異黃酮后,奶牛神經內分泌發生了有利于泌乳的變化。在試驗中發現飼喂大豆異黃酮后乳中的rr4含量顯著升高(P<0.05),原因是促進了乳腺細胞的代謝,提高了泌乳量。泌乳晚期大豆異黃酮能顯著提高乳蛋白和乳脂率.大豆異黃酮能顯著提高奶牛乳蛋白含量(P<0.05),乳蛋白的提高與催乳素的分泌量增加有關。
飼料廣角 2008年總第294 期 李玉斌 師然偉
Copyright ©北京中天微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圣手工作室